肉末茄泥
原料:圓茄子1/3個,精肉末1勺,濕淀粉少許,蒜1/4瓣,鹽、麻油少許
做法:
1、蒜剁碎,加入精肉末中用濕淀粉和鹽攪拌均勻,腌20分鐘。
2、圓茄子橫切1/3,取帶皮部分較多的那半,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內。
3、將腌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,上鍋蒸至酥爛,取出,淋上少許麻油,拌勻即可。
功效:利于小兒補充鈣質。
白蘿卜生梨汁
原料:小白蘿卜一個,梨半個
做法:
將白蘿卜切成細絲,梨切成薄片。將白蘿卜倒入鍋內加清水燒開,用微火燉10分鐘后,加入梨片再煮5分鐘取汁即可食用。
功效:白蘿卜富含維生素c、蛋白質、鐵冬素等營養成分,具有止咳潤肺,幫助消化等保健作用。
牛奶蛋黃米湯粥
原料:米湯半小碗,奶粉2勺,雞蛋黃1/3個
做法:
在燒大米粥時,將上面的米湯盛出半碗;雞蛋煮熟,取蛋黃1/3個研成粉。將奶粉沖調好,放入蛋黃、米湯,調勻即可。
功效:富含蛋白質和鈣質,蛋黃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,對小兒生長和大腦發育有好處。
雞湯南瓜泥
原料:雞胸肉1塊,南瓜1小塊
做法:
1、將雞胸肉放入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,然后將雞胸肉剁成泥,加入一大碗水煮。
2、將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鍋內蒸熟,用勺子碾成泥。當雞肉湯熬成一小碗的時候,用消過毒的紗布將雞肉顆粒過濾掉,將雞湯倒入南瓜泥中,再稍煮片刻即可。
功效:雞肉富含蛋白質,南瓜富含鈣、磷、鐵、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,其中胡蘿卜素含量較豐富。
給寶寶的輔食應該選擇清火、濕潤的食品,注意補充營養。下面介紹一些適合寶寶的秋季食品:
南瓜
南瓜可以防止寶寶嘴唇干裂、鼻腔流血及皮膚干燥等癥狀,可以增強肌體免疫力,改善秋燥癥狀。給寶寶吃南瓜要適量,一天的量不宜超過一頓主食,也不要太少。
小點的寶寶,可以做點南瓜糊,把南瓜蒸熟后,依次加入糖、牛奶、雞蛋,然后煮熟即可。
大些的寶寶,可用南瓜拌飯,把南瓜切成碎粒,把米淘了加水在電飯煲內煮,待水沸后,加入南瓜粒、白菜葉等,煮爛后,略加油、鹽調味即成。米飯要軟爛些。
寶寶一歲多以后,還可做南瓜紫米粥。把南瓜切片,把米、大棗洗凈,與南瓜片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煮,先用猛火煮沸,后改用文火,煮至米爛即可
藕
鮮藕中含有很多容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。藕能使寶寶清熱生津、潤肺止咳,還能補五臟。藕可以生吃,也可以與其它食品搭配。
6個月以上的寶寶,可以把藕與蜂蜜蒸在一起給寶寶吃,把藕切成小片,上鍋蒸熟后搗成泥,與蜂蜜混勻。
12個月以上的寶寶,可以做鮮藕梨汁給他喝。去掉鮮藕和犁不可食的部分,榨成汁,再加點糖即可。
山藥
又稱淮山,有補脾健胃益肺的功效,是最適合秋季的食物之一,老少皆宜,尤其是防止腹瀉的好手。小兒腹瀉多發的秋季,可以作為輔食添加。
銀耳
既有開胃的功效,又能潤肺清腸,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。
海苔
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,有利于兒童的生長發育,纖維素含量特別高,可以促進消化。
枸杞
枸杞有補腎養肝、明目安神的效用?,F代研究發現,枸杞中含有的枸杞多糖有助于促進免疫功能,對于自身抵抗力弱的嬰幼兒來說,是一種不錯的輔食食材選擇。
紅薯
含有豐富的淀粉、維生素和纖維素,促進腸道蠕動,尤其適合秋燥的寶寶。
專家給媽媽們介紹7招,讓寶寶遠離秋季腹瀉。
1、勤洗手,餐具、炊具用前消毒
媽媽每次給寶寶換尿布后、喂奶前、沖奶前、給寶寶喂飯前,都要洗手。洗手方法很重要,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。給寶寶(尤其是6個月以前的寶寶)做輔食的餐具(菜板,刀叉,過濾紗布或漏網,榨汁機,各種容器等)用后晾干,用前清洗、消毒。
2、保持空氣新鮮、季節交替注意腹部保暖
切莫因為天氣轉冷,怕寶寶受涼而緊閉門窗,保持室內良好的空氣流通,能夠減少病毒感染的機會。同時要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工作。因為腹部受涼會使腸蠕動加快,容易導致腹瀉。
3、提倡母乳喂養
母乳中含有對抗腹瀉病毒作用的淋巴細胞和吞噬細胞,這些成分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。
4、合理添加輔食
要注意喂養,防止寶寶發生營養不良導致全身抵抗力下降。因為,體質虛弱的嬰幼兒更容易患上秋季腹瀉。
開始添加輔食時,從小劑量開始,逐漸增加;一種一種地添加輔食,等到適應后,再加另一種輔食。添加新的輔食后,只要出現腹瀉,馬上停止,待腹瀉消失后再試著重新添加,但添加的劑量,要比上次減少一半。
提示:不要同時停止其他已經添加的輔食。寶寶不吃時,一定不要硬逼;而非常喜歡吃的東西也不要沒有限制。
5、講究食物放置
冰箱內放置的食物必須煮沸后食用,更換一個干凈的容器放置。在常溫下放置的剩奶,不能超過4個小時;容器再使用時,一定要煮沸后再使用。建議使用專用消毒鍋或微波爐。
6、嚼飯給寶寶吃要不得
千萬不要給寶寶嚼飯,這可能導致嬰兒腹瀉。有的媽媽怕飯熱燙著孩子,喜歡用舌尖舔一舔,試試溫度,這是不好的習慣;還有的媽媽喜歡啄一下奶嘴,嘗一嘗奶的溫度,這更不好。成人口腔內的細菌對于寶寶來說,可能就是致病病菌。小兒吃過飽也易引發腹瀉。
7、不接觸腹瀉寶寶
少帶寶寶到病兒集中的醫務場所,少去公共場所,一定不能接觸患有腹瀉的寶寶。
寶寶一生中有兩個生長高峰期,第一個生長高峰期從剛寶寶出生開始到寶寶6個月,寶寶生長發育極為迅速,月齡越小增長越快,這從寶寶體重、身高增長曲線上就能充分體現出來。這時候的寶寶需要充足的母乳,才能成長得更好。
1、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
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不一樣,需要對應的不同的輔食。比如過早添加輔食,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,消化功能發生紊亂;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,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。
2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增加食物的種類
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,嘗試3—4天或一周后,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,排便正常,再嘗試另一種,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。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,在嘗試的幾天里就能觀察出來。
3、從稀到稠
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,都還沒有長出牙齒,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,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,最后發展到固體食物。例如:米糊→粥→軟飯。
4、從細小到粗大
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,口感要嫩滑,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,為以后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。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,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,這樣有利于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,并鍛煉他的咀嚼能力。
電話全程免費,可以放心接聽!
預約咨詢
微信掃一掃
400-080-88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