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的學者提出,智商決定人生成就的20%,情商決定人生成就的80%。 情商是伴隨著人的身心發展和交往活動的發展變化而發展的。據心理學研究表明,孩子在三、四歲時期,是情商發展的關鍵期,幼兒腦量會長至成人的2/3,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,最重要的學習能力,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,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的發展。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響。
一、培養忍耐力
有這樣一個實驗,選一些智商超常的幼兒,給他們一塊糖,說:現在吃就給一塊,如果能忍一小時后再吃,可以再獎勵一塊。跟蹤調查的結果是能忍耐的孩子成功率大大高于不能忍耐的孩子。怎樣培養忍耐力呢?孩子急于喝奶時,不要馬上滿足他,讓他哭一會兒,一邊慢慢和他說話,一邊拍他的后背,然后再給他吃,忍耐時間逐漸加長,從幾秒鐘到幾分鐘。對每次都把零花錢很快花光的孩子,家長可以說:“如果你能忍住一星期不花零花錢,下周可以加倍給你,你可以攢起來買你需要的大東西了?!焙⒆佑龅搅死щy,家長不要馬上給他幫助,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,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,很快就會成功的。培養適應能力。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,擔心這擔心那,孩子看到生人就哭,長大后就易敏感、退縮。孩子離開母體后需要適應新環境,不給孩子機會,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的。
二、培養自信心
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動獲得的,老被喂飯的孩子自己不會吃東西。所以,孩子想自己拿勺子,玩一下遙控器,拉開關時,家長不要制止他,應引導他:“你看,媽媽怎么開電視的?!辈灰蠑德浜⒆樱骸澳阍趺催@樣不聽話!這個不能動!”這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,如果真是不讓孩子玩的東西,應該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。
三、培養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開始孩子對外界刺激是被動地接受,逐漸對周圍的一切感到好奇,都想嘗試去摸摸、看看,如果家長什么都不讓孩子動,將來你想讓他有興趣干點什么事,他也懶得動了。四、家長以身作則 別怕孩子淘氣給你添麻煩,而要多考慮什么有益于孩子心理的成長,家長也要克制自己的任性,做出良好的高情商表率,這一點在孩子的情商培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。
三、多接觸社會,經風雨見世面
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,擔心這擔心那。孩子看到生人就哭、就躲,長大后易敏感、退縮。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,缺乏團結精神,因而也很少有朋友,長大以后也會因人際關系緊張,而影響才能的發揮。所以,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,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,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,這一過程又叫脫敏。不給孩子機會,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的。
四、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
情商高手的基本功,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,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。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,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有的情緒狀態:“所以你不開心了?”,“所以你感到委屈了?”。
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,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。
首先,孩子可以明白,接下來要處理的,是自己的情緒,而不是那個“對方”。也就是說,現在真正該做的,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,而是應該意識到,真正的困擾是自己的情緒反應,那么隨后該努力的,就是如何調試情緒,做出合適反應。
其次,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。這次挨打,心理難受,以后就知道了,若去打別人,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。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,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。
我們現在的社會,很多時候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,情商高的人也更加受歡迎?,F在的社會團隊合作精神要比一個獨干的精神重要的多,很多事情并不是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來的,需要大家的配合,這種時候如果一個人的情商高,那么他的團隊合作精神也會很高,也會更加受到周圍同事的歡迎。如果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壓力都比較大,如果一個人性格過于脆弱,沒有抗壓能力的話,那成功也很難向他伸出橄欖枝。所以,從很多方面來看,情商比智商更重要。
智商更側重于先天因素,情商則側重于后期的培養,所以情商比智商的可培養性更強一些。為寶寶從小培養一個好的性格顯得尤為重要。
首先,對寶寶多鼓勵表揚,少指責批評。這樣有利于提升寶寶自信,培養其樂觀的性格。
其次,多跟寶寶溝通交流。尤其多進行一些親子活動,在這些活動中讓寶寶多體會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懷。
情商主要側重后期的培養,可塑性比智商更強一些,所以家長應該從孩子小時候抓起。
針對幼兒時期社會性發展的特征,家長和幼兒教師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和方法,使幼兒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保護。既滿足他們的正當要求,培養他們同情人、關心人的情感傾向,又能對其不正當的要求或行為給予有效的說服和誘導,使孩子養成良好的思想和行為。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,培養他們的自立、自強精神和良好的勞動習慣。鼓勵幼兒多參加一些群體活動,在活動和游戲過程中,教育孩子互相幫助、和睦相處、關心他人,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。
如何對寶寶進行情商教育?
NO.1:冷靜下來
對于幼小的孩子來說,他的情緒反應往往來自身體,而不是情感方面。身體健康的孩子,較少有極端情緒反應,更會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緒,充滿活力。
讓孩子學會冷靜下來,能夠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思想、情感和需求,可選擇孩子最輕松的時候進行,這時的孩子更樂于去嘗試一些新鮮事情。方式:用手指在孩子的背上畫字、數字或圖形,讓孩子猜。讓他的肌肉緊繃五秒鐘左右,然后徹底放松。有規律地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體的各個部位——從雙腳開始,慢慢地往頭部方向移動。
深吸一口氣。讓孩子吐一口氣,然后保持幾秒鐘,這樣,當他吸氣的時候,就會自然而然地大吸一口了。
NO.2:擺脫沮喪情緒
令人不快的經歷一旦在孩子的情感記憶庫里沉積下來,當他再遇到類似的狀況時,這些記憶碎片就會被激活,產生更激烈的反應。這不僅讓孩子自己難過,還會影響同伴對他的態度。
于是,孩子越來越會在意旁人對自己的態度,變得越來越焦慮和自閉,形成惡性循環。
因此,在一天結束之前教孩子將當天的痛苦情緒過濾掉,實在是一件很好的事情,試著和孩子一起,選擇一兩項下面的活動,想像著把不良情緒排放出去。
方式:
讓他發泄幾分鐘。在這個過程中,不要試圖去壓抑他的情緒
作吐氣運動,將“壞情緒”呼出來。
想像著自己站在明媚陽光下的一條涼爽新鮮的溪水中,沮喪的情緒被溪水沖洗殆盡。
自己對自己說:“讓它去吧”、“沒事兒”、“我現在感覺好多了”。
NO.3:積淀愉快經歷
每個孩子都會有很多積極正面的體驗,如果這些愉快的瞬間能夠積淀下來,將會成為孩子寶貴的精神資源。等到下次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,更會成為他自我安慰和鼓勵的力量源泉。
家長可以在晚上臨睡前、在幫助孩子排遣掉不快的情緒時,教孩子學會如何將美好的時刻變成自己精神世界的一部分。
方式:
回顧一天的生活
跟孩子談談那些美好的情景,比如與你共處時的甜美,完成某件事、學到新知識時的喜悅等等。尤其要引導孩子去找找那些與自己平時感受不一樣的場景。
情景再現
首先,由孩子想像困難場景,讓他通過有效的正確方法去面對,引導他想像正確行為所帶來的良好情緒。
然后,在孩子所想像的困難場景之下,讓他用不正確的方法處理,引導他想像因此在他的內心所產生的不良情緒。
最后,讓孩子有意識地在以上兩種處理方法中做出選擇,并由他將這種方法“情景再現”地表現出來。
鼓勵孩子
鼓勵孩子把正面的情感體驗滲入自己的身體,就像水被吸入海綿一樣。如果你的孩子處事過于謹小慎微,就鼓勵他想像自己被意外撞倒的情景,看他如何想辦法保持放松和冷靜,從而不再擔心自己是否摔疼了。如果你的孩子爭強好勝,就鼓勵他想像在一場棋類游戲中輸了,看他如何擺脫這種讓自己沮喪的情緒。
很多家長只注重對寶寶的智商教育而忽視了對寶寶的情商教育,其實寶寶情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,如果一味注重智商,也許你的寶寶是很聰明,但同時可能會造成寶寶以后的人格或者心理缺陷。
電話全程免費,可以放心接聽!
預約咨詢
微信掃一掃
400-080-8850